浙江杂鹅苗-阳江杂鹅苗批发-狮头鹅苗贵不贵-阳江洪氏种鹅场。
鹅苗养殖温度过高时,鹅苗远离热源,张口喘气,饮水量增加,食欲降低,正常代谢受到影响,抗病力下降。温度正常时,鹅苗精神饱满,活泼,食欲良好,饮水适度,绒毛光亮,分布均匀,静卧无声,吃食、饮水、排泄正常。,鹅苗养殖要从管理正规、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鹅苗。种鹅开产前必须进行小鹅瘟和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,使鹅苗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。接雏前要了解该场的孵化情况和出苗时间,正常以30-31天正常出壳为好,若孵化率低或出雏时间过长、过早,则鹅苗的质量差。
水源的要求与选择
鹅是水禽,鹅的放牧、洗浴和交配等都离不开水。鹅的饮食、饲料的调制、鹅舍和用具的清洗以及饲养管理人员的生活,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。因此,选择养鹅基地必须要有良好的水质和供水丰富的水源。养鹅基地用水还应当取用方便,取水运输线短,设备投资少,处理技术简便易行。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可优先考虑选用地下水源。
同时**具有地下水和地表水。地下水用作养鹅基地的生活用水,要干净卫生不受污染,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。地表水如河流、沟渠、池塘或湖泊等流动水源可以供鹅游泳、锻炼及放牧等。但是水质不能受到污染,在附近或上游不应有畜禽屠宰场、畜禽产品加工厂、化工厂等污染源,否则对养鹅基地不利,易导致生产下降或鹅只染病、**。
交通和电力因素
养鹅基地要求交通便利,有利于饲料和产品的运输、养鹅基地对外宣传及工作人员外出。但为了防疫卫生及减少噪音,养鹅基地离主要公路的距离至少要在500米以上,如有围墙可缩短到50米左右,同时修建专用道路与主要公路相连。鹅苗批发
选择场址时还应重视供电条件,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,**应靠近输电线路以尽量缩短新线架设距离。同时要求电力安装方便及电力保证24小时供应,必要时必须自备发电机以保证电力供应。
气候条件对养鹅基地的影响
温热环境是影响鹅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,养鹅基地的小气候条件会影响鹅的生产性能的发挥。在寒冷地区,隆冬的严寒常使许多种鹅停止产蛋,饲料消耗增加;在炎热的地区,夏季的酷暑,蚊、蝇、虱、虫的**扰对养鹅的生长和产蛋很不利,生产水平会大为下降,结果导致经济效益下降。因此,从饲养场地来讲,应当尽量选择在气候长年温暖、夏季无高温、冬季无严寒的地区。
饲料供应和放牧条件鹅是草食家禽,如果仅靠玉米、大麦、高粱、小麦、稻谷、饼类等精饲料养鹅,不仅不能充分发挥鹅的食草特点,同时还会增加饲养成本,所以养鹅生产必须有大量的青绿饲料供应或有足够的放牧草地。每只种鹅一天可以消耗1.5~2.5千克青草,因此,养鹅基地建设地点,必须有较多或较大的可供放牧的草地或者方便得到草源的地方。
当然,即使具有广阔的草场,也应注意如何分区轮牧,或者改放牧为刈割喂饲,以保护草地资源。对缺乏天然草地的养鹅基地,**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人工栽培牧草,同时努力提高牧草质量和数量,提高每公顷草地面积的养鹅量。
自然环境对养鹅基地的影响
养鹅基地场址的选择,还必须考虑环境污染的问题。既要避免养鹅基地遭受其周围环境的污染,远离污染源(如化工厂、屠宰场等),又要注意养鹅基地是否污染周围环境(如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污染等)。因此,养鹅基地**应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、地物,如树林、河川等作为场界的天然屏障。养鹅基地的位置应选在居民点的下风处,地势低于居民点,但要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,更不能选在化工厂、屠宰场、制革场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。养鹅基地与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00米以上,与其他畜禽场应在1000米以上。
此外,养鹅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应较为清静。鹅的胆子较小,警惕性较高,突然的巨响、嘈杂的汽车、拖拉机声及人声都会引起鹅群的惊恐和不安,以致影响鹅的生长、产蛋、配种及孵化。养鹅基地应远离噪音工厂、居民点和其他家禽饲养场**相距3~5千米。
不同的气候条件下,升温或降温要以鹅苗的行为表现为准,要尽量满足鹅苗对**温度要求的反应。在温度过低时,鹅苗怕冷,会靠近热源扎堆,互相取暖。易发生呼吸道病,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**,生长速度也会受到影响。,初生雏的运输运输鹅苗的关键是温度和密度,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保持 25~30℃,鹅苗胎毛于后能站立行走时才可装箱起运。
鹅舍应根据饲养鹅种的不同年龄、不同饲养方式、不同饲养地的气候条件来建造。建筑材料选用原则是就地取材,因陋就简。根据鹅舍的用途可分为育雏舍、育成(或青年)鹅舍、种鹅舍。各类鹅舍的要求各有差异。
鹅苗,鹅苗价格,狮头鹅
一、育雏舍
雏鹅绒毛稀少,体质比较娇嫩,调节体温能力差,需要有14-28天的保温时间。要求育雏舍温暖、干燥、保温性能良好,空气流通而无贼风,电力供应稳定,**设有保温设备。每栋育雏舍以容纳500-1000只雏鹅为宜。房舍檐高2-2.5米,内设天花板,以增加保温性能。窗与地面面积之比一般为1:10-15,南窗离地面60-70厘米,设置气窗,便于空气调节;北窗面积为南窗的1/3-1/2,离地面1米左右,所有窗子与下水道通外的口子要装上铁丝网,以防兽害。育雏舍地面**用水泥或砖铺成,以便于消毒,并向一边略倾斜,以利排水。室内放置饮水器的地方,要有排水沟,并盖上网板,雏鹅饮水时溅出的水可漏到排水沟中排出,确保室内干燥。为便于保温和管理,育雏室应隔成几个小间。每小间的面积为12-14平方米,可容纳30日龄以下的雏鹅100只左右。舍前设运动场和水浴池,运动场亦是晴天无风时的喂料场,略向水面倾斜,便于排水,喂料场与水面连接的斜坡长约3.5-5米。运动场宽度约为3-6米,长度与鹅舍长度等齐。运动场外接水浴池,池底不宜太深,且应有一定坡度,便于雏鹅上下和浴后站立休息。
二、育肥鹅舍
也称青年鹅舍。育成阶段鹅的生活力较强,对温度的要求不如雏鹅严格。因此,育成鹅舍的建筑结构简单,基本要求是能遮挡风雨、夏季通风、冬季保暖、室内干燥。在南方气候温和地区可采用简易的棚架式鹅舍。规模较大的鹅场,建筑育成鹅舍时,可参考育雏鹅舍。
育肥鹅舍内可设计成栅架,分单列式或双列式两种,四面可用竹子围成栏栅,围高64厘米,每根竹杆间距5-6厘米,以利鹅头伸出采食和饮水。外设料槽和水槽。饲料槽上宽30厘米、底宽24厘米、高25厘米,水槽宽20厘米、高12厘米。育肥栅架离地面约70厘米以上,栅底竹条编成间隙约2.5-3厘米,以使粪便漏下。育肥舍分若干小栏,每小栏10-15平方米,可容纳中等体型育肥鹅70-90只。也可不用棚架,鹅群直接养在地面上,但须每天清扫,常更换垫草,并保持舍内干燥。
三、种鹅舍
种鹅舍建筑视地区气候而定,一般也有固定鹅舍和简易鹅舍之分,舍内鹅栏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。双列式鹅舍中间设走道,两边都有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,在冬天结冰的地区不宜采用双列式。单列式鹅舍冬暖夏凉,较少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,故大多采用这种方式。单列式鹅舍走道应设在北侧,种鹅舍要求防寒、隔热性能好,有天花板或隔热装置更好。北方鹅舍屋檐高度为1.8-2米以利保暖,南方则应提高到3米以上。窗与地面面积比要求1:8或8以上,特别在南方地区南窗应尽可能大些,离地60-70厘米以上的大部分作成窗,北窗可小些,离地约100-120厘米。鹅舍地面易消毒,设排水沟,舍内地面比舍外高10-15厘米。一般种鹅场,在种鹅舍的一角须设产蛋间(栏)或安置产蛋箱,产蛋间可用高60厘米的竹竿围成,开设2-3个小门,让产蛋鹅自由进出;地面上铺细砂,或木板上铺稻草。
每栋种鹅舍以养400-500只种鹅为宜。产蛋期种鹅舍由舍内、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部分组成,舍内面积的计算办法为:大型种鹅每平方米2-2.5只、中型种鹅每平方米3只、小型种鹅每平方米3-3.5只。陆上运动场一般应为舍内面积的2-2.5倍,水上运动场与陆上运动场面积几乎相等,或至少有陆上运动场面积的1/3-1/2,水深80-100厘米。
四、孵化厅
孵化厅(室)是养鹅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的已经发展成为专门的企业组织。孵化厅应与外界保持可靠的隔离,应有其专门的出入口,与鹅舍的距离至少应有150米,以免来自鹅舍的病原微生物横向传播。孵化厅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,外墙、地面要进行保温设计。孵化厅要求有换气设备,使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.01%。